中山闽语

更新时间:2024-05-26 19:19

中山闽语隆都话属福建闽语系,其词语接近泉州,但很多单音词又接近福州。据考察,隆都话、南朗村话原是福州话,是闽人曾迁居隆都地区而留下的语言。分布广东省的隆都、南蓢、三乡、张家边一带。这个片区统称为“中山片”。闽语传入中山市区后,由于自身的演变和受周围方言的影响,这种方言被当地人称为“中山闽语”。

分布

中山讲闽语的地域大致上分为四个不相连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沙溪、大涌、三乡、南朗、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镇区。习惯上,这几个镇区所说的闽方言,当地人称之为“村话”。过去称这些地区讲“闽南话”是不确切的,因闽方言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三个次方言,所以,应称为闽方言。其分布较讲客家话的为多,约占全市人口的12%左右。由于中山讲闽方言的几个不相连的镇区,都是集中在市内沿海平原地区,其四周的镇区主要讲的是粤方言客家方言(旧志也将闽方言称为客话),因此,这几个讲闽方言的镇区,应称为“闽方言岛”。

中山闽语基本皆可泛称村话,而在沙溪、大涌一带又称隆都话;张家边一带又称得都话或张家边话;南蓢一带又或可称南蓢话;三乡一带又称三乡话是最接近闽南本土的闽南语的中山闽语。珠海淇澳岛闽语属于隆都话,拱北三村的闽语则称为拱北话。隆都话、南蓢话和张家边话为各地闽语(其中自闽南、闽东与潮汕的语源比较明显)混合语,三乡话为相对较纯的闽南语(但仍有其他闽语的成份),拱北话成分尚欠研究。后两者之间基本不能互通,与隆都话、南蓢话和张家边话亦不能互通。虽然隆都话与东乡地区的南蓢、张家边话较为相近(亦基本上可大致互通),但因两片间有粤语区(石岐话)相隔,经长时间发展两片闽语中亦有差别。

语言属性

隆都(现沙溪镇、大涌镇)和南朗镇不少人是从福建搬来的。有人还说他们世世代代操着的隆都话和南朗村话(其范围包括沙边至泮沙及沿海村庄,但不包水上人和白企山区的客家人)属闽南话。然而操这种口音的居民村庄,看其族谱都写是中原人士,由南雄珠玑巷迁来的。闽南人(指厦门、漳州、泉州等地)以及操闽南话口音的潮汕人,他们所操的口音与隆都话、南朗话口音,说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故闽南人说隆都、南朗村话不是闽南话。

经过到福建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等地考察,把南朗村话说给当地人听,征询意见。据这些地方大多数(尤其是福州人)判定:隆都话、南朗村话是福州话,且与福州市所属的福清县人所讲的话尤为接近。

据考察了解:福建省的语系大类可分为福州话、闽南话、莆田话、闽北话、客家话,莆田话介于福州与闽南话之间。从考察结论,说隆都话和南朗村话与福州话相似,主要是口音的特征相近,如:

眼:闽南话说“目”,福州话说“目珠”,隆都话说“未招”。

鱼:闽南话说“孚”,福州话说“鱼”,隆都话说‘御”。

去那里:闽南话说“科得哥”,福州话与隆都话都说:“科底呢”。

夹菜:闽南话说“夹菜”,福州话与隆都话都说“夹配”。

不要客气:闽南话说“无客气”,福州话说“无世仪”,南朗话说“无打世仪”,多了个“打”字。“打”字是“讲”的意思。隆都话是话“唔可卡贿”,有较大距离。

至于操南朗村话的人,其族谱记载先祖是从南雄珠玑巷迁来,原由何在?尚待考证。

方言特点

中山闽方言与中山其他方言比较,其主要的特点是:

1、没有唇齿清擦音f ,如分、夫,北方及粤语的声母都读f,而中山的闽语均读作p;

2、中山闽方言的d、t与北方和粤语的zh、ch有别,如“朱”、“冲”,中山闽方言的声母读作d和t;

3、中山的闽方言声母没有zh、ch、sh和z、c、s之分,只有z组声母,没有zh组声母;

4、中山闽方言的古浊塞音、浊塞擦音多数变为不送气的相应的清音;

5、中山闽方言的辅音韵尾变化复杂。但各闽语镇区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m、n、nɡ和b、d、ɡ、〔?〕等韵尾;

6、中山闽语的声调一般有八个,如平、去、入各分阴阳,上声不分阴阳,但有些镇区的闽语上声是分阴阳的,如沙溪、三乡的闽方言。

现状

中山闽方言岛的发展趋势,随着岁月的流逝,外来语的冲击,以及民族共同语言(即普通话)的普及等等原因,现代年青人的闽方言正逐渐溶合于粤语和普通话之中,而到海外谋生的中山闽语侨胞其方言也将融合到居住地的方言中去。由于中山闽语处于粤方言(白话)的包围中,学界称之为方言岛。这些闽语方言岛的居民以与周边粤语居民交往中,受其影响变成了同时操村话和白话的双方言区。近十几年来,粤语对村话的影响越来越大,村话正处在不断萎缩中。方言岛已成为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