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

更新时间:2024-09-17 17:41

旬邑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咸阳市北部,东接铜川市耀州区,北依甘肃省正宁县,南傍淳化,西临彬州,总面积1811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旬邑县辖1个街道,9个镇。2023年,旬邑县常住人口20.59万人。

历史沿革

上古

据《尚书·禹贡》载,分九州,栒邑属雍州之豳地。

西周

属王畿,为栒邑。

春秋

平王以豳地赐秦,栒邑境从此为秦所有。

战国

秦始置栒邑县,开政区之端(一说为秦统一六国后置栒邑县)。

属内史,为栒邑县。秦始皇并六国后,为别于诸郡,特称京师为内史。《通鉴注》说:“秦内史兼治汉三辅”。《十道志》说:“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领关中”,旬邑县地处三辅,或曰处关中,正属内史。战国秦置栒邑县,秦统一后,因之不变,仍为栒邑县。

西汉

属右扶风,仍为栒邑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

高祖元年(前206年),属雍国(秦灭,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

高祖二年(前205年),属中地郡。

高祖九年(前198年),属内史。

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属右内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右扶风。右扶风统县21,栒邑序列11。

新莽

属京尉郡,仍为栒邑县。

三辅黄图》:“王莽分三辅为六都尉,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10县,属京尉大夫。”

东汉

司隶校尉部右扶风,仍为栒邑县。《后汉书·郡国》一:司隶右扶风统县15,栒邑序列12。

三国

属魏之雍州扶风郡,后改属新平郡,仍为栒邑县,后省。据《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记载,魏的扶风郡统县15,栒邑序列12。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分扶风、安定2郡数县设新平郡,栒邑属之。至文帝黄初七年(226年)已无栒邑名。雍正《陕西通志》载“魏省栒邑”。

西晋

旬邑县境置有3县,均属泾州新平郡,一为三水县。《中国地名大辞典》于“栒邑”条说:“北魏徙三水来治。”《陕西地理沿革》说:“汉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设三水县,北魏太延二年(436年)迁设于今旬邑县。”《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均说:三水县属新平郡。《魏书·地形志》下:泾州统郡6,其三为新平;新平郡统县4,其三为三水。雍正《陕西通志·建置》二按:“晋邠邑,后魏改置三水县”。二为爰得县。西汉爰得县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北魏迁设来县。三为高平县。西汉高平县设于今宁夏固原县境,北魏迁设来县。

西魏

先属恒州,次属南豳州新平郡,后属豳州新平郡,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西魏置恒州,亦汉栒邑地。”雍正《陕西通志·西魏州郡县统属考》:恒州辖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曾于县内兼设恒州(实为侨设),不久即废。”《辞海·历史地理》于“南豳州”条说:“州名。北魏置。以州境北有豳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白土(今彬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彬县、旬邑、长武及甘肃泾川地。”南豳州于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为豳州。《陕西地理沿革》:西魏豳州新平郡辖有三水县。

北周

撤销爰得、高平2县,辖地并入三水县,属豳州新平郡。雍正《陕西通志·北周州郡县统属考》:豳州新平郡辖白土、三水、永寿3县。

先属豳州,次属北地郡,后属新平郡,为三水县。《元和郡县志》:三水于“开皇三年(583年)以县属豳州”。《辞海·历史地理》:“北地郡,大业初改豳州置。治所在安定(今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县、合水、正宁、庆阳南境及陕西旬邑、彬县。”《隋书地理志考证附补遗》:“隋北地郡义宁元年(618年)领安定、罗川、襄乐、朋原、新平、三水6县,义宁二年(619年)安定置归义县,以新平、三水属新平郡。”

京畿道邠州,为三水县。《通典·州郡》三:“大唐分置15郡,此(古雍州)为京畿关内道”。京畿道的邠州,按《通典》所列统4县,三水序列2。《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形》一、《元和郡县志》、雍正《陕西通志》、清代各版《三水县志》等,均谓邠州统有三水县。

五代

先后出现10国,是唐末地方割据势力的延续,旬邑县先后属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邠州,仍为三水县。《陕西地理沿革·旬邑县沿革表》列五代梁、唐、晋、汉、周均有三水县,均属邠州。

北宋

永兴军路邠州,为三水县。《宋史·地理》三:永兴军路邠州统县5,三水序列3。《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同此。

属庆原路邠州,为三水县。《金史·地理志》下:庆原路邠州统5县,三水序列末。《西安府志》:三水“唐属邠州,金因之”。

初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巩昌路,为三水县。

至元七年(1270年),并入淳化县,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邠州。《中国历史地图集》七册13—14图,元陕西行省巩昌路辖县标有三水。关于并入淳化时间,《元史·地理》三、《大清一统志》《元代行政地理研究·沿革陕西》、雍正《陕西通志》等都说是“元至元七年”(1270年),而清康熙、同治《三水县志》《创修城池记》等却说是“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但“至正”是元代最后一个皇帝顺帝的最后一个年号,至正十八年到元亡只有10年时间,如果这时并入淳化,可以说觅代存设三水县。今查《大元一统志》中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邠州领县2,为新平及淳化,无三水县。各版旧县志于“官属”类中,金县令后紧接明县令名,中缺元县令,据此,“至正”显系“至元”之误,并入淳化时间,当以元至元七年(1270年)为准。淳化县,按《元史·地理志》三所载,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邠州。

属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初仍并归淳化县,后复置为三水县。《明史·地理》三于“三水”注说:“成化十三年(1477年)九月,析淳化县地置”。雍正《陕西通志·建置》三:“成化十三年始割淳化十六里置此邑(指三水县)。”《创修城池记》:“成化丁酉(十三年),居民思复故邑,上陈制下,仍立三水为县。”《雍大记》、各版旧县志说法同此。可见,成化十三年前,三水仍并入淳化;成化十三年,和淳化分置,三水复为县。《大明一统志》:陕西布政使司西安府邠州领县2,为淳化、三水。

属陕西省凤邠道邠州直隶州,为三水县。《清史稿·地理》十于“邠州直隶州”注说:“隶凤邠道……雍正三年(1725年),升直隶州,领县3,三水、淳化、长武。”《大清一统志》、雍正《陕西通志》等同此。

中华民国

依据《全国行政区划一览表》《全国行政区划表》《现行行政区划一览表蒡、《中华民国省道县区域表》《全国行政区域简表》《行政区域》及旧《辞海》“附条”等记载,初仍为三水县,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复名栒邑县。始属陕西省凤邠道,民国二年(1913年)3月属陕中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9月属关中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直属陕西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又复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1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栒邑县属陕西省邠县分区。

1950年5月2日,划归咸阳专区。1953年1月23日,撤销咸阳专区,栒邑县划属陕西省宝鸡专区。1956年10月撤销宝鸡专区,栒邑县改由陕西省直辖。1958年12月合大县,撤销栒邑县,和长武同时并入彬县,直属陕西省。1960年12月划归咸阳市。1961年8月22日撤销大县建制,恢复栒邑县,同时复设陕西省咸阳专区,旬邑县属之。1964年9月10日,因“栒”字生僻,选同音常用字,改为旬邑县。1970年咸阳专区改称咸阳地区,辖旬邑等13县。1983年10月5日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旬邑县受辖至今。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旬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宋、金、明、清时期

北宋初,旬邑县划为13个乡,太平兴国(978—984年)后为12乡。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为九乡及龙泉镇。

金代增设清泉镇。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立三水县时设土桥、张空(今张洪)、职田、太羽(今太村)、底庙五镇,编户16里。弘治年间(1488—1505年)因人逃地荒,裁去四里,其余为三水、蒲村、北宫、南宫、职田、太义、椒村、金泉、爰得、风泉、义丰、高平等12里。崇祯十五年(1642年)又裁去四里,其余八里为蒲村、椒村、职田、金泉、爰得、义丰、南宫、北宫。

清代设土桥、张洪、太羽、职田、底庙五镇,编户八里,里下设甲。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旬邑县划为中、东、南、西、北五区。区设自治局,置局绅。中区辖今县城及汃河上下川,自治局设县城;东区辖今职田镇、马栏镇、后掌一带,自治局设职田镇;南区辖今土桥镇、清塬镇及东山一带,自治局设土桥镇;西区辖今张洪镇、郑家镇、原底社区、赤道社区,自治局设张洪镇;北区辖今太村镇、湫坡头镇、底庙镇一带,自治局设太村镇。民国四年(1915年)改自治局为区公所,置区绅。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中、东、南、西、北区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推行保甲制,全县共14个联保。中区划为公刘、石门两个联保,东区划为职田、大同、信用三个联保,南区划为土桥、清塬、守望三个联保,西区划为张洪、善庆、中原三个联保,北区划为太峪、底庙、太平三个联保。联保下设保,保下设甲。联保置主任,保、甲置保、甲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迫于革命根据地扩大,国民党栒邑县政府缩编保甲,并守望联保所剩部分村入土桥联保,并中原联保入太峪联保,全县减为公刘、职田、太峪、善庆、底庙、太平、张洪、土桥等八个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改联保为乡(镇),计有公刘、善庆、太平三乡,职田、太峪、底庙、土桥、张洪五镇。乡(镇)所辖保、甲基本同原联保,合计八乡(镇)、51保、9711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50年1月至1956年3月,全县划为八区、56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栒邑县保留了土桥和马栏区,其他六个区撤销,并为15个乡。

1958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撤销23个乡,建立10个人民公社,下辖144个生产大队。

1958年12月栒邑县并入邠县后,境内设土桥、栒邑、职田三个公社、22个管理区、130个生产大队。

1961年8月栒邑县制恢复后,全县设立17个人民公社、176个生产大队。1962年大队增至243个。1964年,韩家公社机关迁至丈八寺村,遂改称丈八寺公社。1965年10月,阳坡头公社机关迁至后掌村,遂改称后掌公社。1968年,大队增至247个。

1984年6月旬邑县进行机构改革,实行政社分设,撤销17个人民公社,建立12个乡,下辖280个行政村。

1998年2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底庙、湫坡头、郑家、丈八寺四乡改为建制镇,其行政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全县设9个镇和8个乡。

2001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石门乡、第界乡、后掌乡。石门乡并入清塬乡,第界乡并入城关镇;后掌乡与马栏乡合并设立马栏镇,镇政府机关移至后掌乡驻地。全县设10个镇和4个乡。

2002年,撤销合并马栏镇、职田镇、清塬乡5个行政村,全县行政村由原来的280个减至275个。

2005年10月,经过合村并村,全县行政村减至187个。

2010年12月,旬邑县在乡(镇)机构改革中撤销排厦、原底、赤道三个乡,改为社区,分别隶属土桥镇、张洪镇、太村镇。全县设丈八寺、土桥、城关、马栏、职田、湫坡头、底庙、太村、郑家、张洪、清塬等11个镇,排厦、赤道、原底三个社区,共187个行政村、925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旬邑县辖1个街道,9个镇:城关街道、土桥镇职田镇张洪镇太村镇郑家镇湫坡头镇底庙镇马栏镇清塬镇。旬邑县人民政府驻城关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旬邑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咸阳辖境的北端,地处关中平原的北界,陕北高原的南限,东界黄陵县铜川市耀县,西邻彬州市,南连淳化县,北接甘肃正宁县。介于东经108°08′—108°52′,北纬34°57′—35°33′之间。行政区域面积11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253.72万平方米。

旬邑县城与各地的距离是:距彬州市城44千米,淳化县城69千米,耀县城39.9千米,铜川126千米,甘肃正宁县城94千米。南距省城西安175千米,距咸阳150千米,东北距北京经山西道1500千米。

地层地质

地层

陕甘宁盆地分区以发育中、新生代陆相地层为特征,分为四系:

①三叠系(T):下三叠统(T1):刘家沟组(T1L))、和尚沟组(T1h)。中三叠统(T2):纸坊组(T2Z)、铜川组(T2t)。上三叠统(T3):胡家村组(T3h)、永坪组(T3y)、瓦窑堡组(T3W)。

②侏罗系(J):下侏罗富县组(J1f)。中侏罗统(J1y):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

③白垩系(K):下白垩统为志丹群(K1z),自下而上分为宜君组(K1z)、洛河组(K1z)、环河—华池组(K1z)、罗汉洞组(K1z)。

④第三系(N):第三系发育不全,只有上新统(N2)出露,主要分布在中生代的夷平面上,构成黄土塬的基础。

⑤第四系(Q):下更新统(Q1),自下而上可分为:三门组()、午城组()。中更新统(Q2),主要为黄土堆积,称离石组(),与下伏午城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上更新统(Q3),萨拉乌苏组()、马栏组()。全新统(Q4):分布广泛,成因类型复杂,组成各地的最新覆盖。

地质构造

旬邑县处在中朝准地台(一级单元)陕甘宁台坳(二级单元)的陕北台凹(三级单元)。

陕北台凹是陕甘宁台坳的主体部分,旬邑县处在台凹的偏南部,台凹被坳褶断束环绕。台凹中部出露中生界地层,褶皱和断裂稀少,未见岩浆侵入活动。

台凹为一大型向斜构造,长轴南北走向,两翼不对称。次级褶皱以短轴背斜、鼻状背斜等平缓拱形隆起为主。旬邑县属次级褶皱区的低褶曲带,地面断裂少,褶皱宽平,背斜呈短轴状,褶曲形态不规则,线性延伸不明显。上三叠系顶侵蚀面对盖层褶曲形态有影响,背斜轴部一般出露白垩系底部,局部为侏罗系上部地层。

地形地貌

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主要以山地、塬面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塬各半,高差明显。石门山峰海拔1885米,是旬邑县最高点,三水河出境处是旬邑县海拔最低处,为850米。主要河流三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斜穿全境。东北部的马栏、石门山地,是子午岭伸向西南的余脉,海拔1300—1855米,面积976.8平方千米,占旬邑县总面积的54%。山体起伏虽大,山势却平缓,大部分还被薄层黄土覆盖。这里是三水河及其支流和姜家河的发源地。黄土高原占据旬邑县的西南部,面积834.2平方千米,占旬邑县总面积46%。四郎河、支党河、梁渠沟、三水河和苍儿沟等大小河流依次从北而南呈东北-西南向穿流而过,黄土高原受其侵蚀切割,变得支离破碎,塬、梁、峁与沟壑相互交织,水土流失严重。

地貌类型

可分为八个类型:Ⅰ山地、Ⅰ1土石中低山、Ⅰ2黄土低山、Ⅱ黄土高原、Ⅱ1黄土塬、Ⅱ2黄土残塬、Ⅱ3黄土梁峁丘陵和Ⅲ河谷平原。

地貌分区

以地貌形态上的相似为主要依据,旬邑县分为土石山地地貌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地貌区。山地地貌区又可划分出一个副区,即低山丘陵沟壑副区,共两个地貌区和一个地貌副区。

气候特征

旬邑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2℃,极端最高温度35.0℃,最低气温-21.3℃。年降水总量589.4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4厘米。冻土最大深度为67厘米。全年无霜日数197天。年日照总时数2270.4小时。近几年,春季气温出现逐年增高趋势,冬春连旱和倒春寒现象出现较为频繁。夏季旱涝并存,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雷电、冰雹、暴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秋季时常出现秋淋现象,冬季干旱较为明显。

水系水文

旬邑县河流均属渭河水系,除瓦房川为石川河支流河外,其余皆是泾河支流。境内较大的河流有四朗河、支党河、三水河和姜家河,依次自北而南排列,流向呈东北—西南向,其中唯有三水河从中部横穿全境。此外,还有长500米以上的沟道379条,其中长5千米以上的河道56条,均有常流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旬邑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5089.02公顷(376335.30亩)

其中水浇地76.93公顷(1153.95亩),占0.31%;旱地25012.09公顷(375181.35亩),占99.69%。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5254.81公顷(228822.15亩),占全县耕地的60.80%;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3878.30公顷(58174.50亩),占15.46%;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095.03公顷(31425.45亩),占8.35%;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70.23公顷(7053.45亩),占1.88%;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390.65公顷(50859.75亩),占13.51%。

(二)园地12382.97公顷(185744.55亩)

其中果园11698.70公顷(175480.50亩),占全县园地的94.47%;其他园地684.27公顷(10264.05亩),占5.53%。

(三)林地120948.44公顷(1814226.60亩)

其中乔木林地97244.36公顷(1458665.40亩),占全县林地的80.40%;灌木林地6595.31公顷(98929.65亩),占5.45%;其他林地17108.77公顷(256631.55亩),占14.15%。

(四)草地8452.62公顷(126789.30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631.45公顷(9471.75亩),占全县草地的7.47%;其中人工牧草地0.39公顷(5.85亩),占0.01%;其他草地7820.78公顷(117311.70亩),占92.52%。

(五)湿地171.38公顷(2570.70亩),全部是内陆滩涂。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6345.98公顷(95189.70亩)

其中建制镇944.16公顷(14162.40亩),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4.88%;村庄4971.21公顷(74568.15亩),占78.34%;采矿用地218.03公顷(3270.45亩),占3.43%;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12.58公顷(3188.70亩),占3.35%。

(七)交通运输用地2286.22公顷(34293.30亩)

其中铁路用地11.10公顷(166.5亩),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0.48%;公路用地1084.95公顷(16274.25亩),占47.46%;农村道路1190.17公顷(17852.55亩),占52.06%。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982.36公顷(14735.40亩)

其中河流水面758.17公顷(11372.5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77.18%;水库水面139.69公顷(2095.35亩),占14.22%;坑塘水面49.21公顷(738.15亩),占5.01%;沟渠6.17公顷(92.55亩),占0.63%;水工建筑用地29.12公顷(436.80亩),占2.96%。

植物资源

在中国植物区系中,旬邑县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因此在组成植被的植物成分中,无论是建群种、优势种或是伴生种,都以华北成分占绝对优势。乔木有壳斗科的辽东栎、槲树、麻栎、槲栎等,桦木属的白桦,杨属的山杨,榆科中的榆,槭属的地锦槭、元宝槭,还有大叶朴、小叶朴等,以上都是落叶阔叶树种;针叶树种有松科的油松和柏科的侧柏。

华北区系的灌木有酸枣、荆条、虎榛子、毛樱桃、北京丁香、抗子梢、毛山荆子、沙棘等等。

华北成分的草本植物有白羊草、黄背草、大披针苔、北京隐子草、大油芒、野古草、百蕊草、藜芦、远志等等。

此外,还有黄土高原植物成分,如山杏、扁核木马棘艾蒿等。

动物资源

在动物地理区划中,旬邑县属古北界华北区黄土高原亚区,但也有一些东洋界成分(热带、亚热带种)。野生动物主要有林麝、野猪、中华鼢鼠、岩松鼠、花鼠、大仓鼠、大林姬鼠狗獾豹猫黄鼬青鼬等。

鸟类主要有石鸡、纵纹腹小鸡、楼燕大斑啄木鸟白鹡鸰红尾伯劳灰椋鸟、北红尾鸲、沼泽山雀、金翅雀、小沙百灵、凤头百灵、黑卷尾、黑枕黄鹂、三道眉草鸦、红嘴蓝鹊、四声杜鹃鸟、楼燕、家燕、大山雀、鸢、红脚隼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黑斑蛙

矿产资源

旬邑县矿产资源以外生矿床为主,品种不多,主要有煤矿油页岩石油天然气和耐火材料等。

人口

2023年,旬邑县户籍总户数91480户,总人口284930人。按性别划分,男151681人,女133249人,男女性别比为114:100。按地区划分,城镇人口70600人,乡村人口214330人。按年龄划分,0-17岁58029人,18-34岁65687人,35-59岁106396人,60岁及以上54818人。全县常住人口20.5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61‰,人口死亡率为8.07‰,人口自然增长率-1.4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50%。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旬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01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5.79亿元,增长5.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8%,较上年下降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4%,提高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8%,下降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8830元。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6.2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3%,较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2022年,旬邑县新增“五上”企业18户,年末“五上”企业数量达到93户。

2023年,旬邑县地区生产总值12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4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55.27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5.72亿元,增长1.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7%,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7%,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7.6%,下降1.2个百分点。年末常住人口20.59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142元。

2023年,旬邑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7.7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3%,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五上”企业7户,年末“五上”企业数量达到92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旬邑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5%,较上年下降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下降5.1%;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下降13.1%;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15.1%。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68亿元,同比增长6.8%。商品房销售面积75774平方米,同比增长38.6%。商品房销售额3.32亿元,同比增长33.3%。

财税收支

2023年,旬邑县公共预算收入2.59亿元,同比下降41.4%。财政支出30.15亿元,同比增长6.3%。

人民生活

2023年,旬邑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40元,同比增长7.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97元,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15元,同比增长8.3%。

第一产业

2023年,旬邑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66亿元,同比增长3.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1.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

2023年,旬邑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38.82万亩,同比增长1.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75万亩,同比增长1.1%,粮食总产量13.18万吨,同比增长1.2%。2023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2.92万亩,同比增长4.7%,蔬菜总产量6.79万吨,同比增长4.0%。全年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3.29万亩,同比增长0.8%,水果总产量56.04万吨,同比增长6.3%。

2023年,旬邑县畜牧业生产总体稳定。生猪存栏26.60万头,同比下降3.5%,累计出栏38.94万头,同比下降11.5%;牛存栏3896头,同比下降1.69%,累计出栏1940头,同比下降7.4%;羊存栏4.52万只,同比增长0.04%,累计出栏3.69万只,同比下降19.5%;活家禽存栏42.0万只,同比增长16.4%,累计出栏48.07万只,同比增长15.4%。全年肉类总产量3.31万吨,同比下降8.7%。

2023年,旬邑县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显著。截至2023年全县共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5家、市级1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个。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个,果蔬储藏流通企业45个。发展家庭农场68个。其中,省级11家、市级1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25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14家。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旬邑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35亿元,同比增长7.5%。分行业看:煤炭开采洗选业产值34.79亿元,同比增长7.9%;食品制造业产值1.05亿元,同比下降24.3%;酒饮料制茶业产值0.16亿元,同比下降32.0%;医药制造业产值0.06亿元,同比增长116.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产值2.04亿元,同比增长34.1%;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产值0.80亿元,同比增长29.0%;水的生产供应业产值0.26亿元,同比下降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0.20亿元,同比下降34.4%。各行业占比为:采矿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4%;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9%;供应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7%。

2023年,旬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50亿元,同比下降10.2%。

建筑业

2023年,旬邑县资质以上建筑总专包企业8家,实现总产值4.91亿元,同比下降13.4%。资质以上建筑总专包共签订合同额6.02亿元,同比下降13.5%。

旅游

2023年,旬邑县接待境内外游客358.8万人次。

第三产业

贸易

2023年,旬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52亿元,同比增长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17亿元,同比增长11.6%;乡村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5亿元,同比下降15.8%。按消费类型统计,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6.27亿元,同比下降7.7%;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额4.25亿元,同比增长40.5%。

2023年,旬邑县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29.2%,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下降51.0%,家具类同比增长31.0%,汽车类同比增长71.1%。

邮电

2023年,旬邑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1.3%。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72亿元,比上年增长4.8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0.49万件,快递业务170万件。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8亿元,比上年增长0.85%。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8.45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89万户。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55.49亿元,同比增长5.5%,比年初增加8.0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2.53亿元,同比增长10.7%,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2.37亿元,同比下降4.0%,比年初减少0.92亿元。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1.64亿元,同比增长11.5%,比年初增加5.3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21.92亿元,同比增长14.8%,比年初增加2.8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9.72亿元,同比增长9.1%,比年初增加2.48亿元。

交通运输

旬邑县境内211国道穿越南北,342国道横贯东西,咸旬高速、铜旬高速、旬耀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融入了西咸1小时经济圈,成为连接陇东板块与关天经济区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

2023年,旬邑县货物运输总量656万吨,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05万人次。县辖区内营运公交线路9条,营运里程1836000公里,营运公交车34辆。辖区内公路里程2099.46公里,其中:“四好”公路1742公里,高速公路74.96公里。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各类技术合同成交总额0.55亿元。全年申请专利68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51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 招生人数1550人,在校学生3731人,专任教师256人;普通初中16所,招生人数2898人,在校学生8270人,专任教师807人(其中:九年制学校5所,在校学生2092人,专任教师268人);小学34所,在校学生13717人,专任教师100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人数511人,在校学生1818人,专任教师138人;幼儿园41所,招生人数1362人,在校学生5040人,专任教师39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2人,专任教师25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旬邑县泰塔抢险加固工程、唐家民居彩绘泥塑保护维修工程分别荣获2022年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鹿野苑旅游度假区森林康养基地成功入选第二批陕西省森林康养基地;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列入2022年度陕西六大重要考古发现,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3年,旬邑县组织精品文物外出巡展6次,建立了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远古生物”VR漫游系统、文物数字化体验系统等,借助学习强国、微博、抖音、公众号等平台,对外展示我县文物丰厚历史。初步形成了“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乡村民俗游”三大旅游板块,精心开发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规范设置了旅游标识牌,以文旅服务质量提升助推路长制工作提质增效。成功举办“欢乐中国年、奋进新征程”新春文化活动、2023年群众文化节暨“清凉旬邑”夏季纳凉节、“大地欢歌”旬邑县2023年乡村文化活动、“四季村晚”文艺演出等活动。创新开展“习语润咸·邑言益行”宣传活动,组建文艺养心小分队开展下乡演出10余场次,线上线下观看群众累计10万多人次。西头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唐·鹿野苑景区创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23年度陕西省“十佳”民宿、2023年度陕西省绿色生态品质目的地;情景器乐曲《梦回马栏》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9.2万册,博物馆1个。

卫生事业

2023年,旬邑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4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297张。执业(助理)医师485名,卫生技术人员1607名。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007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7162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22291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264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数157335人。

2023年,旬邑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6086人。其中,城镇低保469户、779人,农村低保5389户、15307人。社会福利机构3个,床位627张。

环境保护

2023年,旬邑县造林0.5万亩,森林总面积达156.3万亩。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区面积27050.3公顷。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32天。

安全生产

2023年,旬邑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起。

历史文化

综述

旬邑县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诗经》中的《豳风》《公刘》等便产生于旬邑县。

旬邑古称豳,周封邑,秦置县,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代农耕文明。绵延百里的赵家洞石窟,悬岩中空,洞天妙连,始为周人穴居之地,曾是古豳国的首府,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雏型。建于北宋嘉佑年间的泰塔风格独特,是旬邑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明末清初的唐家民居建筑融北方四合院和苏杭园林艺术为一体,砖木石雕精美细腻。出土的黄河剑齿象、板齿犀牛化石距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秦第二大国防工程——秦直道穿境而过,道路兵站遗址至今犹存。民俗文化积淀深厚,以“剪花娘子”民间艺术大师库淑兰作品为代表的剪纸艺术驰名海内外。

民国十五年(1926年),旬邑建立党组织。民国十七年(1928年),爆发了声震渭北的“二八”起义,革命战争年代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关中分区和陕北公学所在地,习仲勋、汪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长期生活和战斗过。旬邑马栏是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之一,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血与火的洗礼,同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一道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马栏革命旧址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戏曲

流传于旬邑县的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秦腔是本县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建国前,较大的村一般都有戏班,不少人都会唱几句乱弹。每遇年节、庙会、祈雨、物资交流会,有钱人家祝寿、婚丧喜庆,常演秦腔以助兴。田间地头、家庭院落、行人路上,常可听到激越的秦腔声腔。农事间隙,三五人一聚,吹、拉、弹、唱,自娱自乐,乃是常事。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春秋笔》、《二进宫》、《三滴血》、《打金枝》、《周仁回府》、《赵氏孤儿》、《辕门斩子》、《哑女告状》等100多个本戏;有虎口缘、柜中缘、审椅子、补锅等81个折子戏。

眉户清时在本县流传,当地人称“念”曲子。眉户多为坐唱,少则一人怀抱三弦自弹自唱,也可二三人或七八人演唱,并加入丝弦乐器及打击乐器伴奏。

还有皮影、木偶,多在元霄节前后演出。演出者外地居多。本县有魏洛村周车组织的皮影班子。太村、职田也有人组织过木偶班子,但均时间不长。

音乐

流传于旬邑的音乐主要有锣鼓打击乐和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

锣鼓打击乐多用于歌舞伴奏,常用的乐器是大鼓、大锣、铙,有时加京镲、小锣。旬邑大鼓,独具特色,鼓高1米,鼓面直径70厘米,在鼓帮三分之二高处,顺直径横穿一铁条,铁条中央吊一老碗大的铜铃。击鼓时,铜铃随节奏叮铛作响,既丰富了音色、又增加了音量,使鼓声铿锵有力。常用的曲牌有《常兴鼓》、《三锤鼓》、《鸭子拌嘴》、《凤凰三点头》等。

旬邑唢呐吹打乐遍布全县各乡镇,分布于南、北、中三条塬上的唢呐班子,至少有14家以上,唢呐艺人达500余人。旬邑唢呐的优势在中原,中原以周、吕派为代表。周派唢呐曲目广泛,丰满华丽,细腻曲回,富于韵味。吕派唢呐以“哨子硬”著称,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北原唢呐杆采用竹制,高亢明亮,淳厚朴实。南原唢呐演奏曲目、风格沿袭中原周派唢呐。

唢呐吹打乐班,在农村多以应请婚娶助兴,丧葬致哀。建国后,欢送参军、奖励劳模、喜庆集会,都少不了吹鼓手参与,以隆气氛,唢呐曲目有《大开门》、《四季到春》、《雁落沙滩》、《祭灵》、《吊孝》、《十对花》、《番王令》、《雪花飘》等,全是标题音乐。

舞蹈

流传于旬邑县的舞蹈形式有地故事、秧歌、狮子舞、龙舞、竹马、旱船、蚌舞、打花棍等。其中地故事和秧歌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方风格,深受群众喜爱。

地故事在清初就在旬邑盛行。建国前,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设在职田镇马家堡时,习仲勋亲自带领马家堡社火队在县城演出。建国后,各村秧歌、地故事开展比赛活动,深入村镇为群众表演,一时甚为活跃。秧歌、打花棍是音乐和舞蹈的综合艺术,表演时边唱边舞,引用陕北“打黄军”、“东征调”、“珍珠倒卷帘”等曲调,歌舞有《绣荷包》、《十二月忙》、《女望娘》、《闹长工》、《小放牛》等。

社火

流行于旬邑的社火主要有高抬、高跷、马故事。由群众自发组织,尽情娱乐,其表演空间小至场头院落,大至田畴广场,演员众多,观者如潮。

旬邑社火带有傩祭遗风,每年耍社火前,先由社火头率领村民打上彩旗,敲起锣鼓,去庙中敬神,俗称“谒庙”,“谒庙”礼仪庄重、肃穆,要向神灵烧香、磕头、致颂词、祷告、唱曲子、祈神保佑,求得来年风调雨顺。“谒庙”之后第二天正式表演,表演形式是将角色高置于人抬的桌架上,或足踩细梅而凌空挺立,或足踏垒卵而悠然自得,或以佛尘系孩童而安然无恙,或随轮转而故作滑稽,高而险、妙而奇、险而巧,彩帛临风,引人注目。随后是高跷或马故事。表演内容多为古典戏曲和历史、神话故事,近年来又增添了现代生活人物。

剪纸

剪纸,旬邑人称窗花。盛行于农村妇女之中。剪纸活动贯穿于四时节令、 喜庆婚宴、丧葬礼仪、生男育女、日常家居和生产劳动诸方面。

1985年,范双芹的巨幅剪纸《状元塔》获省妇联“女能人”剪纸创作一等奖。1986年,旬邑民间剪纸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为库淑兰的剪纸设专厅陈列。1987年,上海科教制片厂《中国民间剪纸》摄制组,专程采访拍摄库淑兰及其剪纸艺术,向国内外介绍。1988年,旬邑民间剪纸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民间美术博物馆收藏作品196幅。先后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10多家刊物上发表与介绍。

刺绣

旬邑县民间称刺绣为“扎花”。扎花之术是旧时妇女的必修课,绣花之难,在于精针密线耗工费神,图案碎小,配色不易。从初学到熟练一般要经过几年实践。姑娘出嫁之期,都要“赶陪房”绣嫁妆。

本县刺绣的针法有:拾针、绨针(切针)、套针(破针)、捎针、洒针、纹针、曳针(连针)、扣针、包针、套曳针、羽叶针、珠宝针、单锁、双锁、溅针、窝针、单疙瘩、双疙瘩、悬针等20多种。

刺绣品主要有绣花枕头、枕顶、裹肚、围裙、门帘、炕围、绣鞋、鞋垫等。

刺绣纹样有蟠虺纹、龙凤纹、八卦纹、瓜果纹、花鸟纹、日月纹、禽兽纹、佳人纹、五毒纹等,大都蕴含祝福吉祥之意。

面花

又叫花馍、礼馍。盛行于本县农村妇女之中。用小麦面粉蒸至九成熟,然后用彩笔绘画涂抹即成。蒸前用手,辅助以剪子、刀子、锥子、梳子、筷子作成各种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活物。装饰用的材料是红枣、绿豆、红豆、刀豆、黑豆、桔皮等。

女子出嫁头一年的正月十六,娘家人要送面花。所蒸面花有花鸟虫鱼,祥禽瑞兽。小儿满月蒸“囫联”,是一个直径为1尺2寸的环形项圈,外沿作出莲花瓣、鱼鳞、凤羽等纹状,也有用面片粘贴的图案。囫联顶上插一圈十二生肖,中心作龙凤、麒麟、狮子或五谷粮食。农历九月九蒸枣糕,枣糕和一般面花所不同的是用红枣填充装饰,其工序是先掐面花,再垫枣。

风景名胜

截至2023年末,旬邑县有各类景区(景点)5个,其中,国家4A级景区1个(马栏革命纪念馆);3A级景区3个(古豳文化博览园、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马家堡关中特委旧址);唐家大院旅游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大唐鹿野苑国际森林度假村)。

地方特产

风味小吃

荣誉称号

2019年1月25日,旬邑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0年11月,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