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尾

更新时间:2024-02-19 11:31

鸱尾最早的名称应该是蚩尾。

形制演变

鸱尾,又称鸱吻螭吻蚩吻正吻、吞脊兽,原是一种海中怪兽。《太平御览》转引《唐会要》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厌火祥。”

晋代开始,有了鸱(chī)尾的装饰,据《晋书》记载:“丙寅,震太庙鸱尾”;“鹊巢太极东头鸱尾”。唐代,在宫殿的正脊两侧装饰鸱尾成为了定制。

大约到了中唐至晚唐这一时期,鸱尾的前端和正脊相接处,变为张口吞脊,很像一兽头带有粗短的尾巴,正在吞吻着正脊,于是当时人们改称它为“鸱吻”。(参见:唐三彩吻兽)宋代开始,制作的“鸱吻”越来越像龙形,渐渐地人们又把“鸱”附会为“螭”,传说中的“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法力比“鸱”更大。到了明清时期,屋脊上的“鸱”完全被“龙”所代替,因此“鸱吻”又称“吻兽”。

现实建筑

(中唐建筑参见:南禅寺大殿;晚唐建筑参见:佛光寺大殿

在我国古建筑的屋脊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神兽的造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吻兽。吻兽中国古建筑中屋脊兽饰的总称,要说的鸱尾指的是正脊两端的这种吻兽,它是吻兽的一种。

历史记载

唐代苏鹗写的《苏氏演义》中提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鸱尾=鸱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