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尼奥夫带

更新时间:2022-08-25 14:06

英文:Benioff zones,位于海沟处平行于海沟的震源带。曾译作毕乌夫带。日本地球物理学家和达清夫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发现这一震源带,50年代美国地震学家H.贝尼奥夫进一步研究予以确定。故也称为和达-贝尼奥夫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震源深度 0~7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 7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300~700公里),海沟附近为浅源地震,趋向岛弧、大陆依次为中源、深源地震。该带倾角平均为45°左右,但沿岛弧延长方向倾角有变化,约在15°~90°之间。

释义

贝尼奥夫带是以45°倾角从浅处向地幔延伸深达700公里的特定平面分布的地震震源带。贝尼奥夫带与深海沟、岛弧、年轻山脉和火山有密切的联系。在地理上,贝尼奥夫带在汤加-克马德克,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日本,千岛,秘鲁-智利,菲律宾,新赫布里底,新西兰,中美洲,琉球和阿留申最为发育。板块构造理论认为,俯冲板块向掩复板块下面的地幔俯冲,从而引起地震活动,这个地震活动带就是贝尼奥夫带。

历史

深源地震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22年。后来的工作表明,在许多岛弧地区,中源和深源地震带都具有特征的倾斜几何形态。1954年,Hugo Benioff把太平洋中的倾斜地震带解释为大洋块冲入上复大陆块的一个斜面,在后来提出的板块构造中,这种解释被发展成系统的板块俯冲概念。这个倾斜地震带也就开始叫做贝尼奥夫带。

构造

贝尼奥夫带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汤加-克马德克岛弧发现的。在这个地区,贝尼奥夫带倾角大约为45°,并且延伸达700公里。地震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贝尼奥夫带的倾角,形态和下倾探度依区域而变化。由子确定地震位置的准确度的提高,现已弄清这个地震带的厚度只有20公里。对贝尼奥夫带进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表明,在相同深度下,贝尼奥夫带的地幔比周围的地幔,其地震波速度要高(一般高10-15%),而地震波的吸收要低(高Q)。这就意味着贝尼奥夫带就是尚未加热到周围地幔温度的俯冲大洋岩石圈(有时叫板块),因为其它条件相同时,温度较低的岩石中地震波速度和Q值都较高`新近对岛弧构造的研究表明,贝尼奥夫带中的大多数地震发生在俯冲板块内部,而不是它的边界。最近一次高分辨分析揭示,在日本北部存在双贝尼奥夫带妥其中一个带限于板块的上部边界,而另一个带在板块内部。整个贝尼奥夫带中地震的分布并不总是连续的。在某些俯冲带(如智利,新赫布里底,伊豆-小笠原和千岛)震源的空间分布为无震区所中断。

地震机制

对贝尼奥夫带地震机制的研究表明,地震的压力轴(通常叫最大压性轴)或张力轴(通常叫最小压性轴)往往按板块的下倾方向排成一线。这个观测结果说明,俯冲板块中之所以发生地震是由于在俯冲过程中板块里聚集了应力。当板块中向下的地心引力占优势时,就发生下倾张性地震,而当周围地幔反抗俯冲的阻力大时,就发生下倾压性地震,根据贝尼奥夫带中地震分布的连续性及贝尼奥夫带整个下倾范围的不同,各个地区下倾应力的类型也有规律的变化。当俯冲板块只延伸到相对浅的、物质强度低的部位时,由于板块自身的重量,其下倾应力就是张性的。当板块进入强度越来越大的区域时,板块前缘附近的应力就变成压性的,而其浅部的应力依然是张性的。当板块到达坚硬的“底部”时,整个板块的应力就变成压性的了。在某些情况下,岩石圈的一部份断开单独下沉,撞击“底部”,其应力就是压性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