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邑

更新时间:2024-09-15 11:21

春秋晋邑 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左伟·僖公四年》:“重耳奔蒲。五年,献公使寺人披伐之,逾垣而走,斩而袂”。 即此。今其地俗名斩袂垣。而孔子子路在此讲学尤其使之爆得大名。

简介

春秋晋邑 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左伟·僖公四年》:“重耳奔蒲。五年,献公使寺人披伐之,逾垣而走,斩而袂”。 即此。今其地俗名斩袂垣。

春秋卫地 战国属魏,在今河南长垣。公元前709年齐厘公与卫宣公相约于蒲,后又会盟于此。前238年秦始皇遣军攻取魏蒲邑,即此。子路曾为蒲邑宰(相当于县令)

蒲邑讲学识先贤

匡城给孔老夫子留下的无疑是个坏印象,不过蒲邑倒是让孔子感觉蛮不错。

出长垣县城往北走不过5公里,就是满村乡学堂岗村,村东头有一座圣庙,相传孔子曾在此讲学

据当地县志记载,一次孔子率子路冉有等4个弟子路过蒲邑,突遇暴雨,不得已一行人只好到一户农家避雨。谁知道这场雨连下了好几天,孔子和弟子们只好暂住下来。在随后的7天里,孔子和4位弟子言谈个人的志向,了解他们治国的才能,并在此讲学布道。

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在此处建庙。据史料记载,学堂岗圣庙最早始于汉代,唐宋时期规模日益扩大,经明清多次修葺,成为古蒲八景之一。

圣庙坐北面南,四个庭院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布局作对称式排列。头道门为三间三级台阶的山门,门上有一块横匾“传心要地”。第二道庭院是圣庙的主体结构。中间的大殿叫圣殿,也叫大成殿,为面阔五间的宫殿式建筑。步入殿内,正面有孔子塑像,孔老夫子盘膝抚琴,安坐其中,子路、冉有等四大弟子分列身后。前面香案上有一木牌,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位”。

大成殿旁有两个门,曰“春风”、“化雨”。从此进入第三道庭院,映入眼帘的就是木结构的杏坛碑亭。亭内有明代嘉靖年间长垣县令张道所书的“杏坛”碑。碑后有一长方形的高台基,青砖垒砌,中间有一正方形的亭子,称为“杏坛亭”,亭高6米、宽6.4米,亭顶为飞檐式,无斗拱,枋上有彩绘。该亭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

为什么叫杏坛呢?据《长垣县志》原主编萧岐峻老人介绍,他们专门请教了山东曲阜孔庙管理处的同志,因为孔子在曲阜一带讲学时,曾亲手种植过两株杏树,后人为了纪念孔子,凡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大都称之为杏坛。

每年农历三月十一,当地百姓都会聚集于此,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以纪念这位伟大圣人在此驻足讲学。

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虽然他的观点没有得到诸侯们的认可,但他将知识撒播到了各地,正如长垣县的学堂岗圣庙,汉代之后成为当地教书育人的地方,长垣读书风气盛浓,有明一代,长垣境内出了三位尚书、四位侍郎,可谓很好的证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