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斜构造

更新时间:2022-08-25 13:24

背斜构造是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的岩层。在一般平地上,背斜的地层上半部受到侵蚀变平,会形成中间古老,两侧较新的地层排列方式。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

形成原因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处在运动之中的板块在发生相对运动时,板块交界处会相互碰撞形成褶皱,就可能发育为背斜。在板块内部,强大的挤压作用亦会令到岩层发生弹性变形而形成背斜。

主要特点

背斜外形上一般是向上突出的弯曲。岩层自中心向外倾斜,核部是老岩层,两翼是新岩层。但是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因此,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

由于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且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与之相对,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而向斜与背斜的情况相反,底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易接受沉积,故开发石油、天然气多寻找背斜构造(包括海底油、气开采)。同时,因背斜拱形结构,受力均匀,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也多选址背斜。

构造类型

挤压背斜

系指主要由侧压力的挤压作用形成的背斜,一般两翼岩层较陡,倾角较大,常呈不对称状,经常伴有逆断层。其形成主要与褶皱作用有关,是不均衡侧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我国西部含油气区为挤压应力环境,常发育此类背斜构造。

披覆背斜

在古侵蚀面之下常存在各种古地形凸起,可以是结晶基岩、致密坚硬的沉积岩或生物礁块等。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下伏古地形的影响,上覆沉积岩层呈现起伏形态,这样形成的背斜叫做披覆背斜。当新的沉积物堆积时,古凸起上堆积较薄,古凸起的周围堆积较厚,这样在深部背斜两翼较陡,向上逐渐变得宽缓。这种背斜的形成主要与古地形凸起有关。

塑性拱张背斜

塑性拱张背斜与刺穿构造是地下柔性物质如盐岩、石膏、岩浆体、粘土或煤层等,在不均匀构造应力作用下,或者由于岩石物质问密度差异所引起的浮力作用,向上流动并挤入上覆岩层之中而形成的各种构造。其中,使上覆地层弯曲变形所形成的背斜,称为塑性拱张背斜;刺穿上覆岩层,破坏了上覆岩层的连续完整性者,称为刺穿构造。刺穿构造附近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基底升降背斜

在某一相对稳定地区,稳定下沉接受沉积的同时,基底却不均匀隆起,导致上覆部分沉积地层随之而弯曲变形,形成背斜,此即基底升降背斜,又称同沉积背斜。其形成主要与地壳的差异运动有关。这种背斜形态开阔,两翼倾角往往是上部较平缓,向下逐渐变陡;顶部岩层厚度变薄,常沉积浅水粗粒物质,甚至缺失某些层位,向两翼和向斜中心部位岩层厚度增大,沉积物粒度变细。多分布在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起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滚动背斜

滚动背斜的形成与同生断层的活动有关。同生断层是在沉积的同时形成的,即边沉积边断裂,又叫生长性正断层、同沉积断层。断层下盘地层近于水平,上盘近断层处的地层,由于重力滑动沿断裂带下掉,形成滚动背斜(又称逆牵引背斜),其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

逆牵引背斜中,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平缓;深部陡,浅层平缓。轴线基本平行断层面。主要分布于快速沉积的三角洲地区,常沿同生断层下降盘(上盘)呈串珠状分布,是陆相断陷盆地中重要的构造类型,也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

经济意义

背斜形成以后,蕴藏在发生背斜的岩层内部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等地质资源由于密度比水小的缘故会使它们聚集在背斜中间岩层的上部,利于开采,因而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天然气的构造。在背斜所处岩层中还可以开发矿质盐和某些金属元素。而且许多背斜顶部会因受到张力而被侵蚀成破碎的谷地,这些谷地顶部可建采石场开采岩石。

在工程建设方面,背斜的拱形结构使其受力均匀——由于背斜所处岩层为向上拱起,岩层的顶托作用使在背斜处开掘隧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因此隧道、铁路等对地质要求较高的工程多选址背斜。背斜岩层的结构稳定,且不易储存地下水,也便于施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