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兵

更新时间:2024-05-27 10:45

甲兵,汉语词语,拼音是jiǎ bīng,指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指披坚执锐的士卒,亦泛指军队;也用作军事的代称。

释义

1、铠甲和兵械。泛指兵器。

2、披甲的士兵。亦指军队。

3、亦用作军事的代称。

出处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

《韩非子·十过》:“城廓不治,仓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邑无守具。”

《新五代史·晋高祖纪》:“冬十月辛巳,禁造甲兵。”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八回:“收天下甲兵,聚于咸阳销之,铸金人十二,每人重千石,置官庭中,以应‘临洮长人’之瑞。”

《清史稿·郑献亲王齐尔哈朗传》:“我国肇兴,治弓矢,缮甲兵,视将士若赤子,故人争效死,每战必克。”

《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荀子·王制》:“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南史·傅昭传》:“及昭至,有人夜见甲兵出。”

唐 高蟾《宋汴道中》诗:“甲兵年正少,日久戍天涯。”

宋·苏轼《教战守策》:“甲兵顿弊。”

《东周列国志》第七四回:“门幕中果伏有甲兵。”

《孟子·梁惠王上》:“抑王兴甲。”

明 赵震元《为袁石寓(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胸藏数万甲兵,喜逢绿墅堂中人。”

《左传·哀公十一年》:“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

《田赞谏荆王》:“甲兵之事;析人之音,刳人之腹,堕人城郭,系人子女,其名尤甚不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