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治河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1

王景治河,是指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奉诏对汴渠黄河的综合治理。

事件背景

西汉末年,黄河、汴渠决坏,水患持续60余年,西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黄河下游决溢未堵;平帝时(公元1~5年)黄汴泛滥混流: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大决魏郡(今大名一带),数十年失修。

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诏和王吴共同主持了对汴渠和黄河的综合治理活动。

事件经过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令王景治河,治理后形成新的黄河河道,后人称为汉唐河道。王景,字仲通,乐浪(今朝鲜境内)人,博学多才艺,善治水,曾成功地修过浚仪渠(汴渠的一段)。永平十二年夏,他和王吴组织军士数十万人治理黄河和汴河,自荥阳(今郑州西北)到千乘海口(今利津县境)筑黄河堤1000余里:勘测地形,开凿山丘,挖除河道中的石滩,裁弯取直,防护险要堤段。疏浚淤塞河段,“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第2年夏天完工。耗资100多亿钱。竣工后恢复西汉时的管理制度,设河防官吏。

社会评价

他的治河事迹,现存记载过简,对“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后人解释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当时黄河是双重堤防,相当于后代的缕堤、遥堤,在缕堤上10里建一水门,引浊水在两堤间放淤固滩,已澄清的水自下游水门回入河内:有人认为水门建在汴堤上,引浊水在黄汴二堤之间放淤,放清水入汴等等。他们都认为这是治河成功的关键。《后汉书》记载:治河前“汴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治河后,“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往者汴门未作,深者成渊,浅则泥涂”。提到的水门都指引黄入汴的闸门,即西汉“荥阳漕渠”口的水门。王景改为多口引水,在渠首段10里筑一闸门。但河汴分流,对黄河河道不发生什么影响,起不到改善河道作用。

王景治河后,历时900多年没有大改道,同时唐中期以前黄河决溢记载很少,不少人对他的成绩评价很高,认为他治河后800年无河患。但近代有不少研究人员有其他解释。有人认为东汉后黄河中上游植被好,水土流失较少,减少了水中含沙量,因而淤决也少。也有人指出,据文献记载,王景治河后36年就有决溢,到东汉末150年中,至少有5次决溢。三国时60年间至少有4次决溢。两晋南北朝300年问决溢仅中游有2次。下游几乎没有,修治也仅有一两次,都在汴口附近。300多年中黄河、海河流域大水记载不下六七十次,并非800年无水患,入黄泥沙也未显著减少。还有人认为,长期堤防失修,残破失效,洪水分入各分支及相通的河道湖泊中,无法分辨哪是黄河决水,而东汉黄河下游河道,行经地势低下的湖沼地区,借自然地貌分滞洪,减轻河道负担,一般洪水泛滥成灾的机会得以减少。

史书记载

《后汉书·王景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