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更新时间:2024-03-31 17:21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主要在1至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并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包含产科型)四种类型。疾病常在冬春季和温带地区流行,儿童为主要的易感人群。疾病的致病力主要来源于细菌本身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类。

病因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haemolytic group A Streptococcus isolates,GAS),也叫酿脓链球菌,是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其致病力来源于细菌本身产生的毒素和蛋白酶类。

致病毒素

致病蛋白酶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多为1~12天,一般2~5天。可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包含产科型)。在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为普通型,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皮疹

近年来,以轻症患者较多,常常仅有低热、轻度咽痛等症状;皮疹稀少、消退较快,脱屑较轻,但仍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并发症。不同类型猩红热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

潜伏期

最短1天,最长12天,通常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前驱期

患者有发热,体温可达39℃,多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咽峡炎可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出血,并可伴有脓性渗出液,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出疹期

多在发热第二天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及全身。

皮疹多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照出疹顺序依次消退,多于2~3天内退尽,重者可持续一周。皮疹消退1周左右开始脱皮。

此型罕见,患者咽部及扁桃体渗出物多,往往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形成溃疡,细菌扩散到邻近组织还可引起败血症。

此型少见,临床表现主要为毒血症明显,有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神志不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本型包括产科型,由病原菌经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没有咽峡炎。皮疹始于伤口或产道周围,然后延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就医

若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皮疹等症状应迅速就医,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有利于本病的治疗和预后。

该病确诊依据是咽拭子脓液培养获得A组溶血性链球菌,病史中有与猩红热或咽峡炎患者接触或者结合当地流行病学史,有助于诊断。

就诊科室

可到儿科、感染科就诊。

相关检查

患者多有骤起发热、咽峡炎,病程2天内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口周苍白圈草莓舌等典型临床特征,医生通过了解以上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同时参考流行病学史等可进行诊断。

医生查体可发现患者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血常规

猩红热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常在80%以上;胞质中可见中毒颗粒。出疹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高达5%~10%。

尿液常规

一般无明显变化,若发生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时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细菌培养

培养咽拭子或脓液培养,有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可作为确诊依据。

血清学检查

患者恢复期对比急性期而言,抗链O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有4倍及以上升高,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白喉

病情比猩红热患者较轻,假膜较坚韧且不易抹掉,而猩红热患者眼部脓性分泌物易被抹掉。若二者同时发生,可通过病原学检测进行鉴别诊断。

麻疹

患者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早期可见颊粘膜麻疹黏膜斑,全身皮疹一般在第3~4天出现,典型出疹顺序:始见于耳后、颈部、沿着发际边缘,24小时内向下发展,遍及面部、躯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

皮疹为暗红色斑丘疹,形状大小均不一,皮疹之间有正常皮肤,3~4天出齐,皮疹消退后有糠屑样脱屑。

风疹

出疹类似于猩红热,但是无弥漫性皮肤潮红,无脱屑;咽部无炎症,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治疗

病情较轻的病人可不治而愈,但是接受抗菌治疗可帮助恢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呼吸道隔离和手卫生。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病原的抗菌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青霉素为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中毒型或脓毒型患者需适当加大用药剂量。

青霉素耐药或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头孢类抗生素

手术治疗

对已经化脓的病灶,必要时需切开引流治疗。

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其他治疗

预后

本病在早期经足量抗感染治疗后,预后良好。

并发症

如未经及时治疗,可发生化脓或中毒性并发症,如中耳炎乳突炎淋巴结炎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

在病程的2~3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如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及肾小球肾炎。

复发

猩红热患者在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后,需定期随诊,进行咽拭子细菌培养,病原培养完全转阴及彻底消除病因后,复发可能性极小。

预防

参考来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