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谷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2

沟谷,指地球表面的一种狭窄凹地,由流水冲击侵蚀而形成,较河谷小。

简介

在凹地中,它的两侧和上游片流水质点向中间最低处汇集,形成流心线,在此水层增厚,流速加大,冲刷能力增强的情况下,逐渐把凹地冲刷加深形成了沟谷和沟谷流水

沟谷的形成

沟谷的发育是流水下切、溯源侵蚀和谷坡块体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沟谷是暴流侵蚀所成的槽形洼地,小的仅长十余米,大的可达数十公里。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除流水冲刷外,跌水、涡流和重力崩塌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当流水沿沟床侵蚀时,松软地段被蚀较深,产生凹坑,在它的上方出现小陡坎和小跌水。跌水的重力作用使凹坑冲刷受到加强,它不但冲碎和带走土壤,而且形成较深的囊状瓯穴。穴中湍急的涡流一方面带动着未搬走的沙砾把瓯穴迅速磨深,另一方面掏蚀瓯穴的周壁和底部壁,使它扩大。当穴壁向源后退和上下游瓯穴合并之后,沟谷也就加深和延长了。沟谷的伸长速度通常在松散土层上较快,每年3~4米,而在粘土层较慢,每年仅1~2米。

沟谷扩宽

沟谷的扩宽是由于暴流的侧蚀,特别是在沟谷弯曲的凹坡处,冲蚀和掏蚀作用尤其明显。另外沟坡的重力崩塌下滑也是沟谷扩宽的重要因素。

分类

按沟谷的大小和发育形态,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即细沟切沟冲沟坳沟(干谷)。

切沟:通常发育在裸露的坡地上,水流顺坡流动,往往聚成多条股流,侵蚀后形成大致平行的细沟,细沟不断侵蚀扩大,发展成冲沟(宽深约1~2m,横剖面呈V形)。

冲沟:由切沟进一步发育而成,在水流溯源侵蚀作用下,沟头不断后退,产生陡坎跌水。由于侵蚀作用,沟槽加宽,横剖面呈V形,长度达到数千米~数十千米,深宽度为数米~数十米。

坳沟冲沟发育到一定程度,溯源和下切侵蚀减弱,不再加深沟底,坡度变得缓和

沟谷地貌组合

在山区范围内,沟谷形成的地貌分布广泛,垂直分带明显,自上而下一般由3部分组成:集水盆、沟谷主干、洪积扇

集水盆:沟谷上游小型集水洼地。

沟谷主干:集水盆地水、沙通道。

洪积扇: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沟谷水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以沟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

沟谷与河谷

沟谷:沟谷是指地球表面的一种狭窄凹地,由流水冲击侵蚀而形成,较河谷小。

河谷:河谷由沟谷发育而来,是河流流经的介于山丘间的长条状倾斜凹地。河谷是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水流携带泥沙侵蚀使河谷下切;水流的侧蚀使谷坡剥蚀后退,包括谷坡上的片蚀沟蚀、块体崩落;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三类侵蚀方式经常同时进行,只是不同时间、地段各有所不同。河谷的发育受到气候与构造的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