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秋明

更新时间:2024-07-19 15:47

成秋明,1960年3月出生于山西太谷,数学地球科学家,矿产勘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人物经历

1960年3月,成秋明出生于山西太谷。

1978年,入读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水文及工程地质专业,经推荐,后转入长春地质学院学习。

1982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学士学位。

1985年,获得长春地质学院硕士学位。

1985年—1990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助理教授。

1994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地学博士学位。

1994年—1995年,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国家地质调查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助理教授。

1998年—2002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副教授。

2002年,任加拿大约克大学教授;12月起,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2004年,任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创始主任。

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6年—2008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任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同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AAG)-最高奖;

2021年9月当选2022年IAMG杰出讲席(Distinguished Lecturer -IAMG DL),他是当选IAMG DL的第一位亚洲学者。

2022年10月,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荣誉会士。

2022年12月5日当选为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成秋明创立了地质过程奇异性理论、非线性矿产定量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他发现成矿、地震、火山等复杂地质事件质量和能量密度普遍具有分形分布规律,提出了“分形密度”新概念,建立了“密度-尺度”分形模型,推导了度量复杂地质过程中物质超常聚集与能量巨量释放强度的“奇异性指数”,研发了复杂背景与叠加异常分离、弱信息提取和多源信息融合等新技术,实现了奇异性事件结构、规律和过程的定量表征与模拟,以及覆盖区和深部矿产定量预测,开辟了地学大数据分析的新领域。

成秋明提出并成功设立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国际大科学计划”平台,并成功推动 “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成为IUGS首个大科学计划,牵头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深时数字地球与矿产资源”教席。

2004年,成秋明牵头组建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2024年7月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站数据,成秋明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国际专著20余部(章),主编国际期刊专刊20余期,主编有《数学地球科学进展》、《数学地球科学手册》和《数学地球科学百科全书》等。

人才培养

成秋明培养的学生有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陈志军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成秋明出生在山西晋中太谷县任村乡东卜村,成家成分不太好,成秋明的母亲是“富农”,父亲是“坏分子”,“文革”期间推荐贫下中农上大学,成秋明家没有资格上高中,他的哥哥姐姐只上到了初中。 成秋明的父母对教育很重视,家中规定,孩子看书学习,可以不干活,所以成秋明学习一直很刻苦。

人物评价

“成秋明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自然资源报》评)

“成秋明为推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发展和全球合作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评)

“成秋明院士是当前国际地球科学领域活跃的科学家,在国际舞台上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和卓越的领导力。他长期致力于数学地球科学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创立的奇异性理论、模型和定量预测方法为极端地质事件定量研究、覆盖区及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和找矿勘探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并得到了国际地球科学界的广泛赞誉。”(河北地质大学评)

“成秋明为人亲切朴素,将学习作为一生的追求,他有着务实严谨的治学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中国地质大学评)

“成秋明在国际上推进了包括多重分形在内的非线性理论在固体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为数学地球科学的进步、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发展和该学科的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国际数学地球科学协会评)

“成秋明不断致力于提升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地球科学的话语权,促进中国科学家引领地球科学的发展,为提升中国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地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山西省太谷中学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