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

更新时间:2024-03-29 14:54

帝师,中国古代职务称呼,有三个意思,一是帝王的老师,如广成子是黄帝的帝师。二是古星名。三是国家宗教的最高领袖。此外,封建时代皇帝敬赠智博功高德隆之臣也有称帝师的,如明朝开国谋臣刘基就被赐称帝师。

历史记载

《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汉书·朱云传》:“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唐李咸用《题陈处士山居》诗:“樵童牧竖劳相问,巖穴从来出帝师。”宋范仲淹《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五世食韩,并为正卿,厥生帝师,首造大汉。”

《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因寺院围墙涂红白黑三色,俗称花教,款氏家族世袭教派法主。

著名人物

1244年,萨斯迦教派法主萨斯迦·班弥怛·功嘉监藏(SaskyapanditaKun-dgah-rgyal-mtshan)代表乌思、藏、纳里(见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僧俗赴凉州(今甘肃武威)向蒙古阔端太子表示归顺,从此萨斯迦派僧侣在蒙古地位愈来愈高。功嘉监藏死,侄八思巴继为教派法主。

蒙哥汗时,释道争辩,八思巴驳倒道家,深受崇敬。忽必烈即位,封八思巴为国师。立总制院管辖全国释教吐蕃地方僧俗,命八思巴领之。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升号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意思是比皇帝还要神圣。

八思巴之后,累朝帝师有亦怜真(Rin-chen-rgyal-mtshan)、答儿麻八剌剌吉塔(Darmapālaraksita)、亦摄思连真(Ye-shes-rin-chen)、乞剌斯八斡节儿(Grags-pa-hod-zer)、辇真监藏(Rin-chen-rgyal-mtshan)、都家班(Sangs-rgyas-dpal)、相儿家思巴、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Kun-dgah-blog-ros-rgyal-mtshan-dpal-bzang-po)、旺出儿监藏(dBang-phyug-rgyal-mtshan)、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Kun-dgah-legs-pahih-byung-gnas-rgyal-mtshan-dp-al-bzang-po)、辇真吃剌失思(Rin-chen-bkra-shis)、公哥儿监藏班藏卜(Kun-dgah-rgyal-mtshan-dpal-bzang-po)等人,多数出自款氏家族,有的则是帝师弟子、侍者出身。

元朝蒙古统治者崇奉吐蕃佛教,帝师在元廷地位极高。帝后妃主都接受灌顶(洗礼)。帝师来去京师,百官隆重迎送。生时受大量布施、赠赏,死后赙金可达上千两黄金、上万两银和上万匹缯帛。帝师的子弟和门徒很多人被封为国师、司空、司徒、国公,这些高级僧侣也享有种种特权。他们以作“好事”(功德)名义,奏释犯人,从中受贿得利;有的还出卖官爵。通过赏赐、布施等途径,高级僧侣手中聚集了大量财富。帝师及其门徒主持的各种佛事,耗费巨大。据延祐四年(1317)统计,内廷佛事消耗的食品,每年用面四十三万九千五百斤、油七万九千斤、酥二万一千八百七十斤、蜜二万七千三百斤。

元世祖曾把乌思藏十三万户指给第一任帝师八思巴作为供养地,使之成为吐蕃地区的最高统治者。在那里,元朝皇帝的诏令和帝师的法旨并行。款氏帝师世代继承这种地位。帝师制度对巩固元朝在吐蕃地区的统治,起了很大作用。帝师作为全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其法旨也行于内地各寺院僧徒。帝师的存在使佛教在全国获得了高于其他宗教的优越地位。

明朝帝师

明太祖 刘基

建文帝 方孝孺

明武宗 杨廷和

明穆宗 高拱

明神宗 张居正叶向高

明熹宗 孙承宗

明思宗 文震孟

清朝帝师

顺治帝通琇、汤若望

康熙帝汤若望、陈廷敬彭而述南怀仁

雍正帝巩建丰何世璂徐元梦蒋廷锡

乾隆帝朱轼张廷玉嵇曾筠潘仕权、洛桑丹贝准美、张照、刘尊

嘉庆帝王尔烈、周煌公、戴联奎朱珪

道光帝戴联奎曹振镛沈岐

咸丰帝王东槐、师匡源杜受田翁心存

同治帝刘崐、李鸿章、翁同龢

光绪帝李鸿章、翁同龢、孙家鼐夏同善

宣统帝陆润痒陈宝琛伊克坦徐坊朱益藩梁鼎芬

名人故居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位于山西晋城阳城县北留镇。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皇城相府不仅是一幅古代“自然山水画”、更是一座具有强烈人文精神的东方古城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