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滨鹬

更新时间:2023-01-05 19:11

岩滨鹬(学名:Calidris ptilocnemis):是鸻形目、鹬科滨鹬属的一种鸟。体长21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小而矮胖的烟灰色滨鹬。腿黄色,嘴基黄色。下背、中央尾羽及飞羽黑色。飞行时翼上白色横纹明显。眉线短而清晰。胸近白而具灰色杂斑。 翼面有较阔的白色条纹;颏白色,腹、胁白色,或点缀褐色纹。嘴峰长于跗蹠。繁殖期头顶、后颈、上体黑褐色,羽缘淡色。非繁殖期上体的栗色消失,通体暗灰色,各羽具狭窄的白缘。腹下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黄或橘黄色;腿黄或绿黄色。

形态特征

岩滨鹬雌雄同色。夏羽头顶黑褐色,羽缘栗色。眉纹白色,但较短。耳羽后部具黑色斑,其余头侧白色,微具黑色纵纹。肩、背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栗色和淡皮黄色羽缘。翅上覆羽灰褐色或灰色,羽缘白色,飞羽黑色。内侧初级飞羽次级飞羽外翈羽缘白色,翅上大覆尖端白色,共同在翅上形成显著的白色翅带。腰和尾上覆羽黑色,两侧具窄的白色边。尾黑色。颏白色。上胸缀有淡皮黄色和具褐色纵纹,下胸有大的黑褐色斑点,常常融合为大的黑色斑块。腹和两胁白色,具黑色纵纹,尤以两胁较明显。冬羽头灰色,具短的白色眉纹。上体深灰色,翅上覆羽具白色羽缘。胸灰色,胸和两胁有密的黑色斑点。

幼鸟上体黑褐色,具栗色和皮黄色羽缘,翅上覆羽灰褐色具皮黄色羽缘。胸皮黄色具灰褐色纵纹。

虹膜暗褐色。嘴较长,微向下弯曲,黄色,尖端黑色。脚黄色,春季脚和嘴基缀有橙色。

大小量度:体长220-230毫米,嘴峰23-38毫米,翅112-145毫米,尾50-55毫米,跗蹠21-25毫米。

栖息环境

冬季栖于沿海裸岩,或至沙滩和多岩石的海岸,在长满苔藓的苔原上筑巢。通常在海岸岩石或岩石突堤上,主要在高潮线以下区域觅食,尤其是在藻类垫上或在贻贝藤壶之间,通常是生长在干燥和更贫瘠的地带,覆盖着稀疏的地衣、苔藓和青草的地方。

生活习性

喜群栖,与翻石鹬及其他涉禽混群。在岩石上缓慢移动,或在泥滩或苔原上行走,以视觉寻找食物。主要是以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海洋蠕虫。与大多数鹬类不同,它们也吃一些植物材料,包括浆果、种子、苔藓和藻类。在迁徙和冬季,食物主要是小型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和昆虫。

叫声:短促的whit或tweet声,进食鸟群发出吱吱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萨哈林岛)、美国(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国;迁徙至日本。春季在中国河北北戴河过境时有记录。

繁殖方式

繁殖期开始,雄鸟用扇动的翅膀,发出颤音般的叫声,绕着大圈飞行,保卫领地。在地面上的侵略性展示中,雄鸟会举起一只翅膀。巢穴建在开阔干燥的苔原上,通常位于地衣或苔藓的隆起区域。巢穴在地面上刨一个种很深的刮坑,通常铺设有地衣、树叶和草屑。雄鸟刨坑穴,雌鸟往里面加一些衬里。每窝通常产4枚卵,卵橄榄色至浅黄色,上面有棕色斑点。孵化通常由两性共同完成,孵化期大约20天。如果有食肉动物威胁到巢穴,亲鸟可能会进行分散注意力的展示,就像翅膀折断一样飞走而引走强敌。

幼鸟在孵化后几个小时内即离巢。通常由雄性照料,很少由雌鸟或双亲共同照料。幼鸟会自己觅食。第一次飞行的年龄大概在3周左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据估计,岩滨鹬的全球数量约为160000-170000只(2006年),而俄罗斯的数量约为100-10000对繁殖对和50-1000只(2009年)。

趋势论证:物种总体数量趋势正在下降,尽管一些地区的数量可能是稳定的,其他的则有未知的趋势(2006年)。在过去的40年(2018年以前)中,该物种在北美经历了一个小的或统计上不显著的减少(来自繁殖鸟类调查和/或圣诞节鸟类数量的数据:Butcher和Niven 20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