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荣

更新时间:2023-09-15 14:01

孙继荣,男,1957年10月生于黑龙江省肇州县,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课题组长,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1997-2003曾经先后多次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人物经历

1982年(78级)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97-200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氧化物磁电子学;

(2)电荷、轨道及自旋序调控与自旋极化电子输运行为;

(3)氧化物人工结构材料设计及维度/界面、层间耦合效应;

(4)多铁氧化物及其人工结构设计、物性调控;

(5)可记忆电致电阻效应研究。首先发现并系统研究了锰氧化物中的电/磁相分离现象,给出了相分离在磁性和电子输运方面的特征行为及其和大磁电阻效应之间的关系。相分离的普遍性现已为实验所证实并成为理解磁电阻效应的关键。(2)成功设计了具有磁场依赖整流特性的氧化物p-n结,发现了新颖的结磁电阻效应以及光伏特效应,后者直接给出了微观电子过程的信息。(3)研究了可用于信息技术的非挥发电致电阻效应,提出了新的物理模型,大大深化了对于这一新物理效应的认识。已在 Phys. Rev. Lett、Appl. Phys. Lett 和 Phys. Rev. B 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文章 150 余篇,他人引用 1000 余次。现为 Phys. Rev. Lett/Phys. Rev B 和 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 审稿人,《Chinese Physics Letters》特约评审。

主要成就

参与发现了新型大磁热效应镧铁硅系金属间化合物,解决了磁热效应确定过程中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揭示了强电-磁关联奇异物性和相分离的关联;获得了整流特性可以磁场调控的新型氧化物异质结。

所获荣誉

2002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创新研究团队骨干。曾获得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10 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 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研究课题

承担科技部973/重大专项《量子有序现象的及其多场耦合效应》、《巨电致电阻材料的设计及相关性能》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巨磁熵变》等3项;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自旋电子学材料相关物理与原型器件研究》1项;国家重点科学基金项目《磁介电材料的基础问题》1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1项,以及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2项。

培养情况

毕业博士研究生6名,在读博士、硕博连读研究生6名,在站博士后1名。每年拟招收研究生3-4名。欢迎有志青年学子踊跃报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