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歌

更新时间:2024-09-10 15:24

疍歌,海南省三亚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疍家人也称作水上人、疍民,疍家人以船为家,居住在珠三角的河道上。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的江面和沿海地区,他们以舟楫为家,傍水而生。

据《崖州志》记载:“隆庆五年五月有倭寇入三亚港夺船出洋”,隆庆即清乾隆年间,距今约300多年。往上推算,疍家人早在清乾隆之前就已经在三亚出现了。因此,疍歌也随着疍家人在三亚出现而传唱。他们从中国大陆自北朝南浮舟而来,正如《祖宗漂流到海南》一曲所言,到海南时“茅草盖顶住水棚”,长期在南海取食、与风浪搏斗,险恶的生存环境和独特谋生手段,使得当地疍家人在语言习惯、生活风俗等方面颇具特色,所唱的疍歌因此显南海风情。

疍家人带着疍歌由广东中山、江门(新会)等地散发,东南至福建沿海,西南到广西的北海一带,再往南就沿着雷州半岛,流传至海口、陵水、三亚等地。郭建民在田野调研中发现,现今各地传唱的疍歌大体一脉相承,但一些腔调和唱词各具特色,形成了“粤语+X”的模式。

基本特征

从演唱的曲调上,疍歌分为叹家姐调、木鱼诗调、白啰调、咕哩妹调4个曲调,从疍歌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情歌、劳动歌、仪式(婚、丧、祭祀)歌、生活歌、时政歌等,其中以情歌、劳动歌和仪式歌所占篇幅较多,涉及内容比较广。 “叹家姐”又叫“哭嫁”,是疍家人嫁女独特的婚嫁习俗之一。

疍歌的歌词,是疍家人工作与生活的写照,歌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历史人文、海上风光、劳动情景、生活世态、美好爱情、祭祀礼仪、传说故事和时政风云等,反映出多姿多彩的民俗内容。疍歌包涵丰富题材,疍家人出海捕鱼时唱、亲戚朋友相聚时唱、织网聊天时也唱,每逢过节、祝寿、结婚之时也唱……疍歌多在海上唱,为不让海浪声所淹没,往往在歌词的开头比较高亢嘹亮,随后转入舒缓、悠扬而动听。

代表作品

疍家人的习俗中,婚前新娘必须唱“叹家姐”出嫁,如表达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叹亲娘》,姑嫂是对唱“叹家姐”的主要角色,小姑唱《叹家兄》《叹家嫂》,希望大哥、大嫂照顾好爹娘,大嫂唱《叹姑娘》,劝教嫁人后要孝敬公婆、相夫教子。 “白啰调”则是一种即兴演唱的曲调,看到什么就唱什么。“木鱼诗调”如《十月种花》等多描写田间耕种的场景,声调较高,而“咕哩妹”一般都是男女对唱的情歌,如《哥妹齐摇》是一首摇船歌,情感丰富。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疍歌,是三亚境内的疍家人的写照,显示疍家人顽强的生命力。同时,疍歌传授各种社会知识,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好形式。疍歌的艺术为音乐创作提供了借鉴,是研究海南民歌史和中国音乐史的重要资料,对于丰富群众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疍歌的历史、社会、民俗、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十分重要。

传承状况

由于三亚境内的疍家人以前都在海上居住,疍歌的传承模式没有唱本,只能靠口传。疍歌的传播范围就非常有限,一般来说,现在疍家人唱疍歌的歌手都是家传的,其祖辈和父辈一定是经常唱歌。疍歌由于活动太少,宣传力度不够,因此普及范围有限。

随着新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互联网技术的强力冲击,疍歌的传承面临着断代危机。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疍歌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变化,疍家人的生活已经由“亲水”空间演变为“离水”空间;二是疍歌的演唱者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年轻人很少去关注它,更缺乏保护意识。

传承人物

梁云志,男,非物质文化遗产“疍歌”省级传承人。

张发结,男,三亚疍歌市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08年3月,三亚市河西区南海社区居委会的疍家人,成立了一个“渔村老人歌唱会”,专门演唱疍歌。“歌唱会”成员有100多人,都是年纪在60岁以上的疍家人,有梁云志、王喜、郑太全,郑森家、林阿螺、黄带妹等人。特别是梁云志等人,他们积极收集流传在疍家人之间的优秀疍歌,经过整理编印成册,分发给三亚境内的疍家人传唱,反响不小。

2015年,三亚市天涯区出资200多万元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三亚市疍家人文化陈列馆,里面呈现了疍家人的生活习俗、打鱼技艺、造船技术等各类物品和资料。为了传承和发展疍歌,张发结与其他传承人共同成立了“咸水歌传承协会”,从2011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疍歌比赛。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疍歌”项目保护单位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11月24日,“咸水歌”唱响第二届三亚疍家文化节。

2015年7月23至24日,天涯区榆港社区、南海社区利用休渔期间,联合举办第三届“咸水歌”比赛,弘扬疍家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