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山群

更新时间:2024-09-21 19:21

南岭山群,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湖南省之间,山体呈东西走向,东西横亘着5座山岭,由东到西分别称为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和越城岭,总称为五岭。

形成演变

南岭山群在4亿年前是一片汪洋,经过数次地质演化,最终形成集花岗岩地貌、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的地貌奇观,保存着丰富的典型地层剖面、构造剖面、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是解读板块发展、演化的地质博物馆。

位置境域

南岭山群,位于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和江西、湖南之间,东西横亘着5座山岭,最西边一块是越城岭,正在广西、湖南之间。从越城岭到贵州高原,隔着大片低山、丘陵。

南岭地质的范围,大致位于桂北、湘南、粤北、赣西一带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范围内。

地质地貌

地质

南岭山群地质,则主要指的是狭义南岭构造带,也就是南五岭地区的地质构造。

区内纬向构造带常受山字型构造如广西山字型构造、粤北山字型构造梅县山字型构造经向构造带和多字型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干扰。区内下古生界为一套浅变质岩系,岩性纵向横向变化较大,自泥盆纪至早、中三叠世,为一套海相地层,岩性较为稳定,中、新生界主要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建造。本区域岩浆岩特征,主要是有大面积花岗岩出露,在桂东和粤北有三条近东西向花岗岩带分布。

地貌

南岭山群的地貌集花岗岩地貌、砂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于一体。南岭山群是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一部分。广义的南岭构造带大致位于北纬23至26度之间,东自福建沿海,西到云南鹤庆、瑞丽之间,贯穿闽、赣、粤、湘、桂黔、滇诸省。在地形上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地理环境

气候

南岭山群因靠近北回归线,临近热带,冬天也很温和,冰雪少见,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北坡的冬季平均气温在6℃以上。南坡面临南海,南风送来的水汽遇山成雨,因此,南岭山群是多雨的地区。雨量年平均在1300毫米以上,积贮起来有1.3米之高。因此,南岭山群有利于农林业发展。

水文

南岭山群的流水分别汇入长江和珠江。北坡有资水上源夫夷水和潇、湘两江。此外,还有入湘的春陵水和丰水,以及和贡水合成赣江的章水。南坡有桂江、贺江、连江、武水、渍水等。这些水道,水量丰富,航行可深入山区。由于山多林木,石灰岩区分布又广,沙泥来源较少,河水较清,有利于河床深水道的形成。但是,由于流行在山区,坡度大,水急多滩,又成为航行的障碍。

土壤

南岭山群虽然是由各种各样的岩石构成,但是因为山地温和多雨,各种岩石风化下来的岩(细砂、砾石、泥土等等),不论残留在岩石上面的,还是堆积到山足底下的,经过长时期的风化形成“红土层”,在台地厚达20米以上。

南岭山群的土壤,以红壤为主要类型。因为红土层的上部红色土层,在温和多雨的环境下,土层长满植物。在林地上,红土层上有6~15厘米的枯枝落叶层,还有草根在土层里形成的腐殖质层存在,因红土层的近地表一层是有着植物生长和细菌活动的,宜发展种植业。

南岭山群由于地势较高,湿气也较大,在600米以上的山地上雨量渐多湿度变大土层中水分增加,因此在南岭山群北坡在700米以上、南坡800米以上可以看到土壤颜色由红色变为黄棕色,形成“山地黄壤”。

植被

南岭山群的气候温和多雨,又是土层深厚的红壤地区,因此是亚热带的植被类型,主要由常绿的阔叶树、山地中的针叶树和散生的落叶树组成。

南岭山上山下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土壤各异,因此,对植物的生长都有不同的影响。在山足地带,常绿阔叶树占主要地位到山顶,气候变冷,温带树种(针叶树和落叶树)增多,因此五岭山地可按照山地环境,分出山足常绿阔叶林带、山上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山顶矮林带三个林带。

岭山地在1350米以下大部分地方适宜常绿阔叶林的生长,针阔叶混交林,实际上占面积很小;在北坡,有温带树种或落叶树混生;在南坡沟谷中,有热带树种混生;在1350米以上山地,耐寒针叶树渐增多,且可成片生长,所以称为针阔叶混合(交)林带。

主要山脉

南岭山群可以分成5块各有特色的山区。它反映着山区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每片山区,有着它本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异之处。人们对它的改造和利用也有所不同。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

南岭山群因气候温和,植物繁茂,吸引了不少动物来这里安家落户。因此南岭山群已经成为中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山地之一,尤其是偏近热带性动物方面,更为丰富。

南岭山群因为林木茂密,杂草丛生,因而成为食草兽类繁生的场所。随着食草兽类的繁殖,吃肉兽类也逐步多起来,因此,五岭山地的野兽种类和数量,从全国来看,也是丰富的。

吃草兽类有华南野免、赤麂;大型吃草兽类黑鹿(这种鹿在湘南称为“野牛”,在两广称为“山牛”,每头重达100千克以上)、黑麂、江南梅花鹿、鬣羚;林栖兽类以猕猴为主;食肉目小兽有鼬獾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黄喉貂等。

南岭山群植被繁茂,四时花果不绝,昆虫众多,鸟类食料充足,吸引了不少鸟类来这里定居。北方气候寒冷,秋冬两季南来的候鸟,也在这里过冬。

林栖的留鸟,有叶鹎、白头翁绿鹦嘴鹎等;在丛林间善鸣观赏鸟有禾谷、金翅鸟画眉鸟鹊鸲、白眼圈、相思等、喜鹊;在灌丛草坡中的留鸟有环颈雉白鹇斑鸠鹧鸪属山鹧鸪属等;水鸟中的留鸟有水钻、鸳鸯苦恶鸟、冬鸡、钓鱼郎等;候鸟中的冬候鸟有林栖的柳莺;丛林中栖息的有鹌鹑;水禽中的冬候鸟金雁、绿翅鸭绿头鸭扇尾沙锥白腰杓鹬等;夏候鸟在林中栖息的有吃毛松的大杜鹃和善鸣的黑枕黄鹂;带有长尾羽的寿带等;水禽中有白鹭三趾鹑秧鸡黑水鸡等。

南岭山群近处热带,适宜凉血的爬行类生长。

毒蛇有温带性的尖吻蝮,热带性的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蛇等;常见其他爬行类动物有乌龟、平胸龟、大壁虎等;两栖类有大鲵、肥螈、瘰螈、泥蛙、虎纹蛙、青鸯、石蛤等。

南岭山群中的昆虫资源,以蜜蜂和白蜡虫为主。

南岭山群常见鱼类可分天然生长的和人工饲养的两类。河和湖沼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鱼类,如水、武水的鳌花鱼,乐昌峡潭中的针鱼桂花鲈、红眼鳟、草鱼;在池沼中有黄鳝塘虱、乌鳢等;池塘养鱼以、草鱼为主;河湖沼泽中蜗牛等。

矿产资源

南岭山群地形形成过程复杂,因此在矿产的形成上,有色金属矿床特别丰富。五岭山地有色金属种类很多,储藏量大,是中国少见的,有些是世界上少有的。

旅游资源

社会生活

人口

南岭山群除部分山地区人口密度在11至50人/平方千米之外,大多数地区人口密度都在100~300人/平方千米左右,是中国人口分布密度居中的地区。

南岭山群民族以汉族为主,但也是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主要有壮、侗、苗瑶等民族。此外,本区还有部分回、土家、仫佬、毛南、京、水等少数民族的分布。

南岭山群以汉藏语系的汉语族为主,汉族人和回族、满族人操汉语,但各地方言不一,岭北以湘方言、赣方言为主、岭南则以粤语(白话)为主。

经济

1949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南岭山群工农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工农交商各业产值产量成倍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大增,昔日贫穷落后的南岭山区,如今已拥有较为发达的、体系完整的国民经济结构,并已成为中国有色金属、非金属、机械、轻纺、食品、森工、建材、制糖、卷烟、陶瓷等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韶关、衡阳、赣州、柳州、桂林、南平、永州、邵阳、郴州等地市,既是当地工农商各业集聚中心,亦是南岭山群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起着促进周围地区经济共同发展的龙头作用。

南岭山群工业以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为主体。南岭山群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有色金属资源的集中分布区,以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最为重要。其中钨、锡、锰、铅锌、锑、铝、铜、钼、铋、汞、砷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全国前列,部分矿产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南岭山群不仅是中国重要林区之一,同时也是农业兴盛的山区和有色金属的重要产产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交通

南岭山群交通运输以铁路为骨干,主要干线有京广铁路湘桂铁路、枝柳线和京九铁路。京广线通过大庾岭山道穿越南岭山群沟通岭北与岭南,南接广深与广三铁路,并与海运相衔接;湘桂线穿越都庞岭与越城岭之间的湘桂道连接湖南与广西;京九线则穿过九连山使北京与香港九龙紧紧相连;枝柳线更加强了长江中游与西江流域的联系。

公路基本上形成了以千线为骨架,以县镇公路为网络的公路运输网。重要的干线公路有:北京一武汉一长沙一广州一深圳线,广州一桂林一贵阳一成都线,北京一平江一茶陵一汝城-广州线,衡阳一祁阳一凭祥线,北京一九江一吉安一赣州一龙南一珠海线等。

水上运输岭北地区以长江水系的湘江和赣江为主;岭南以西江、北江、东江等干流为主,从南岭山群一路直下广州汇合成珠江出海,是岭南地区重要的运输网络和门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