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

更新时间:2024-09-10 22:04

临县,山西省吕梁市辖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区、柳林县。总面积2979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472个行政村32个社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县常住人口394713人。

建制沿革

名称由来

临泉县以县北之临泉水故名。金天会元年,改临泉县为临水县,属石州。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复名临泉县,归治今故县村,属太原府。三年升临州,隶冀宁路。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年)徙今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州废,改为临县,属太原府。又据光绪《山西通志》,临县以县城东临湫水(又名临川河)为名。

历史沿革

临县属冀州,周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时属赵国

庄襄王二年(前248年),属太原郡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置临水县,属西河郡

王莽时期,临水县曾改监水县。

东汉,复名临水县

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临水县并入离石县,仍属西河郡。东汉末,西河郡并入太原郡

三国初,仍属太原郡

黄初二年(221年),设置西河郡,仍属西河郡。

两晋时辖于离石,为匈奴占领。

十六国时期,属离石镇。

南北朝时期,北周时置乌突郡、乌突县。

开皇元年(581年),废郡,改乌突为太和。

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临县属离石郡。

武德三年(620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属石州

宋仍称临泉县、定胡县(孟门县),隶属石州,属河东路

元符二年(1099年),改属晋宁军。

天会元年(1123年),复名为临水县,废晋宁军,属石州。

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改临水为临泉,属太原郡

蒙古中统三年(1262年),临泉县升为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临县之称由此而定,至今未变。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临县改属汾州府

清因明制,县属汾州府,冀宁道

民国废除府州,县直属山西省辖,境内实行区所制,划为东、南、西、北、中5个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临县解放,成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临县划为10个区。同年10月,为抗日战争所需,将临县分为临县、临南两个县,临县设7个区,临南设5个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临县,临南合并,仍称临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兴县专署管辖。

1952年划归榆次专署(后改晋中专署)。

1971年组建吕梁地区,划归吕梁地区

1984年4—7月,改乡(镇)村制。临县设10个镇,28个乡。

2002年撤乡并镇,全县设13个镇,10个乡。

2004年7月,吕梁撤地设市,仍由吕梁市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截止2013年,临县共辖10乡:木瓜坪乡安业乡玉坪乡大禹乡车赶乡安家庄乡石白头乡青凉寺乡雷家碛乡八堡乡

13镇:白文镇城庄镇临泉镇三交镇湍水头镇林家坪镇碛口镇招贤镇刘家会镇丛罗峪镇曲峪镇兔坂镇克虎镇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临县地处黄河中游山西西部,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52″一38°14′19″,东经100°39′40″一111°18′02″。

地形地貌

临县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海拔1923米,最低点海拔673.6米。根据地貌形态可分为东北部土石山区,面积148.67平方公里,海拔1350—1923米之间。中部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为1933.3平方公里,海拔1000—1300米。西部黄河沿岸丘陵基岩裸露区,面积830.37平方公里,海拔673一1100米。湫水河两岸山间河谷区,面积66.69平方公里。

气候

临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较为温凉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少雪。由于东北高而西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267米的地势特征,形成东北寒凉、西南热暖的明显气候差异。气候温和,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雨较少,且时空分配极不平衡。

日照:临县年平均大阳总辐射量为140.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时数2807小时,日均7.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3%,日照时数最多的6月为286.5小时,最少的12月为204.7小时。

气温:临县年平均气温8.8℃,年平均气温介于6.5℃一11.3℃之间。东北部年平均气温6.5℃,西南部年平均气温11.3℃,南北相差4.8℃,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趋势。全县无霜期平均为160天左右,由东北向西南延长,相差30天左右。

降水:临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18.8毫米,从东北向西北、西南递减,东北部白文地区年降水量为558.1毫米,西部兔坂地区年降水量为417.6毫米,西南部丛罗峪地区年降水量为454.4毫米,分别级差为140.5毫米、103.7毫米。在全年降水中,季节差异很大,春季占14.4%,夏季占58.2%,秋季占24.7%,冬季占2.7%。而7、8、9三个月总降水量323.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2.5%,为雨量集中期。

蒸发量:临县年平均蒸发量为2149.8毫米,是降水量的4倍,高于吕梁地区其他各县。年内蒸发量的极大值出现在5、6、7三个月,月均367.5毫米,为同期降水量的6.5倍。

水文

临县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全县河流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和山地型河流特征。清水流量小,洪水流量大,水量不稳定,变化频率高;河道较短,坡陡弯急,冲刷严重,泥沙含量高,洪水利用率很低。境内水资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量。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2476亿立方米∕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临县土壤面积394069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8.2%。耕种土壤面积2318945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8.8%。耕地面积163万亩。

矿产资源

截止2006年底,临县已探明各类矿产17种,主要有煤炭、煤层气、含钾岩石、铁、铝钒土等。

煤炭:面积约2570平方公里,占临县县总面积的86%,煤储量311.75亿吨。

煤层气:探明储量4000多亿立方米。

岩石:勘探预测可靠含钾岩石储量为10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正式完成C+D级储量4.7447亿吨,其中C级3.6亿吨。

铁矿:均为沉积型、风化残积型山西式铁矿,主要分布在东部城庄、玉坪、湍水头及南部招贤、林家坪一带。已探明储量573万吨。

铝矾土:主要分布在湍水头一带,面积2.5平方公里,探明储量1836万吨。

石灰岩:主要分布在郝家岔一一庞庞塔一一枣洼一带,储量约为25亿吨。

花岗岩大理石:共12个品种,主要分布在紫金山、架尔梁山、银洞山,总储量约2亿立方米。

水利资源

临县水资源总量为2.75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1.983亿立方米/年,占水资源总量的72.1%,地下水0.767亿立方米/年,占水资源总量的27.9%。

生物资源

临县已发现动物资源共224种,其中褐马鸡金钱豹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老鹰、雕、鹃、黑卷尾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

临县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马铃薯、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棉花、蔬菜等;植物资源有78科382种,其中中草药达177种,甘草、冬花、柴胡等20余种药材年产量均在1000公斤以上。临县经济林面积75万亩,其中红枣林面积70万亩,木材林面积24万亩。

人口民族

人口

2007年,临县总人口为595578人,其中农业人口550708人,占总人口的92.47%。非农业人口44870人,占总人口的7.53%。人口密度为199.1人/平方公里,是山西省第二人口大县。临县有育龄妇女147703人,已婚育龄妇女112638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临县常住人口394713人。

民族

截止2007年,临县是一个汉族聚居的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很少,居住的仅有回族、藏族、满族、壮族四个少数民族的15位同胞,占临县总人口的0.00259%。都为女性,其中有满族7人,回族5人,藏族2人,壮族1人。

政治

现任领导

临县县委书记:范亮珍

副书记、县长:姚树山

常委、常务副县长:高云林 

常委、副县长:高文标

副县长:雒丽霞、石凤鸣、张勇飞、杨勇

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郭泽鹏

经济

综述

2022年,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7亿元,同比增长4.9%。

2022年,临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99亿元,同比增长13.22%;其中:住户存款169.12亿元,同比增长14.23%。各项贷款余额102.7亿元,同比增长9.39%;其中:中长期贷款53.4亿元,同比增长8.66%。存贷比达47.8%,较上年同期回落1.7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种植业:2009年,临县粮食总产量达到90872.88吨,比2008年增加26.8%,油料总产量达到11050.9吨,比2008年增加28%

2010年,临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25亿元,增幅9.8%;农业总产值68750万元,比2009年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比2009年增长17.8%。

2015年红枣栽植面积80多万亩,产量3.6亿斤,平均亩产约450斤。

畜牧业:2010年,临县大畜存栏2.06万头,比2009年下降5%,奶牛存栏1269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9%,出栏0.3260万头,比2009年同期下降9%。猪存栏11.98万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4%,出栏21.92万头,比2009年同期上升1%。羊存栏18.92万只,与2009年同期基本持平,出栏8.23万只,比2009年同期上升1%。鸡存栏187万只,比2009年同期上升1%,出栏109万只,与2009年同期持平。肉类总产1.8751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8%,奶类总产4406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4%。禽蛋产量22060吨,比2009年同期上升11%。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其中牧业收入420元。

林业:2010年,临县封山育林完成0.97万亩,占下达任务的100%;三北防护林工程完成3.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1000亩,封山育林任务10000亩,占下达任务的100%;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完成0.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补植补造4.31万亩,干果经济林1万亩,均占下达任务的100%。

通道绿化完成太佳高速临县东段15千米,岢大线、三碛线通道主林带补植补造100千米;新铺开岢大线三交-湍水头交通沿线绿化10000亩,太佳高速临县出口通道景点绿化1000亩;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28个村庄绿化任务。结合科技攻关,完成省级科技示范工程1000亩。

其它:2020年8月,入选农业农村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

第二产业

2022年,临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从重点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8.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1%。从煤和非煤看,煤炭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非煤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3%。从产品产量看,原煤产量1549.02万吨,同比增长3.7%;洗精煤产量518.5万吨,同比增长-22.8%;其他洗煤180.2万吨,同比增长-14.4%;天然气12.9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1%;发电量41.12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37.3%。

第三产业

2022年,临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7.23亿元,同比增长68.6%。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0.06亿元,增长77.9%,其中:税务系统完成45.8亿元,同比增长81.6%;财政系统完成4.22亿元,同比增长45.8%。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53.12亿元,同比增长30.97%。

2022年,临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46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0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全部为工业)完成投资42.99亿元,同比增长3.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4亿元,同比增长108.1%。三次产业投资比重达7.2:76.2:16.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明显。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6年,临县有24个乡镇中心校;中小学校986所(民办学校53所),其中小学919所(复式小学698所,单人校262所,寄宿学校66所),中学67所(完全中学3所,高中2所,职中2所,单办初中44所,八年制学校16所);中小学在校生数104862人,其中小学60554人,初中36302人,高中8006人;教职工总数6638人(公办6093人,县聘545人)其中小学4122人,初中2104人,高中412人。专任教师6110人,其中小学3744人,初中2002人,高中364人。

城市建设

东岳大街路规划开发总面积15.02公顷,设计标准为城市道路主干道Ⅲ级,道路起于218省道,终到南塔桥西桥头,设计长度为677.653米,宽度为54米。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临县市民广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内设花园、喷泉、草坪、等一系列配套设施。

医疗卫生

2009年,临县有人民医院、合医中心等10个县直医疗卫生单位,23个乡镇卫生院,1所城区社区服务中心,14所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31所村卫生室。县、乡医疗卫生单位共有业务用房总面积5.5万平方米,医疗器械总价值1000多万元。有开放病床680张。在册正式职工1628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662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459人,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护士资格988人。

交通

临县境内有G59呼北高速公路太佳高速在此交汇;有G339国道滨榆线、S104、S218、S248省道等经过。

2013年,临县公路通车里程为2923.989km,其中二级公路118.357km,三级公路160.894km,四级公路479.836km,等外公路2164.902km,公路网密度为26公里/百平方公里,临县23个乡镇中有22个乡镇通了油路,通达率为95%,全县行政村通油率为41.5%,村村通客车率为71.5%。

脱贫攻坚

从1985年开始,中国科协就开始服务于临县的脱贫事业。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中国科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智志双扶”精准发力,助力临县摆脱贫困。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扶贫产业

在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院和河北省怀来科协的帮助下,中国科协为临县红枣龙头企业山西中鹰大红枣有限公司引进红酒、黄酒、饮料加工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组织模式,建设有机红枣种植基地,企业通过用工和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红枣,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600人增收脱贫。

为解决红枣裂果等难题,临县成立红枣院士专家工作站,邀请中国工程院李文华院士牵头,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国家林业局枣产业专家组组长刘孟军等专家组成院士专家团队,重点围绕临县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和加工升级开展研究,并将实验室研发的红枣酵素等产品应用到临县当地。

“直播扶贫”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直播扶贫是中国科协结合最新技术创新扶贫模式的产物。2018年7月,在中国科协的帮助下,临县农学会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直播分会签署了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一直播、淘宝直播、快手等直播平台,通过主播和专家介绍临县的红枣宴、红枣文化、枣花蜂蜜、千年枣树等特色产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了解临县红枣农产品,带动临县红枣等相关产品的销售。

为把当地盛产的农特产品卖出去,增加农民收入,中国科协在临县挂职副县长周峰,充分发挥中国科协的优势,组织带领临县涉农部门和吕梁山货等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奔走在全国各地叫卖推介。累计销售当地农特优绿色产品总额近千万元。

发挥科普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

科普e站是中国科协为吕梁引进的一项重要科技支持项目。目前,临县科普e站已覆盖全部乡镇。

文化民俗

道情:临县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它是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歌舞、美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由音乐和剧目两大部分组成。由五声音阶组成,轻快、活泼、开朗、优美。

唢呐:临县黄河大唢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大西北黄土风味。是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

秧歌:临县秧歌是临县春节文化活动的主要传统形式,流传千年之久。

名优特产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临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